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跨文化交际》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学科,人们对它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在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摸索边总结,而不必急于寻求某种定论。概括说来,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就是跨文化交际学。
(二)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全面准确了解中国文化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精神成人”。
(三)教学内容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同时十分精练地介绍了英、美、德、法、日五国的文化特性。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外语及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们的知识性读物。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共54学时
(五)教学方式
主要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教授、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本文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
1、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该掌握了解文化、大众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
2、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演变、古今中外学着对交际的认知和了解。
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史,以及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状况。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与交际(学时)
掌握文化、交际、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对交际的认知。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时)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时)
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及其概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研究(学时)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研究(学时)
了解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
第二章 英国文化的特性
教学要点:
1、了解英国人的构成,以及英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2、了解英国人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特点的成因和具体表现。
3、了解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特点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英国人的构成(学时)
掌握英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及其人口构成特点。
第二节 英国文化的演进史(学时)
第二节 英国文化的演进史(学时)
了解什么是英国文化以及英国文化的演变历史过程。
第三节 英国文化的特点(学时)
第三节 英国文化的特点(学时)
了解英国文化的六大特点,以及六大特点的涵义以及表现形式。
第四节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第四节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了解英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成因以及和英国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 美国文化的特性
教学要点:
1、了解美国人的构成,以及美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2、了解美国人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特点的成因和具体表现。
3、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特点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国人的构成(学时)
掌握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及其人口构成特点。
第二节 美国文化的演进史(学时)
第二节 美国文化的演进史(学时)
了解什么是美国文化以及美国文化的演变历史过程。
第三节 美国文化的活力(学时)
第三节 美国文化的活力(学时)
了解美国文化的六大活力,以及六大活力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第四节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了解美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成因以及和美国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四章 德国文化的特性
第四章 德国文化的特性
教学要点:
1、了解德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德国发展历史以及名称的由来。
2、了解德国文化的特色及其多元性,以及发展成因。
3、了解什么是“中部之国”,及其文化特性。
4、了解什么是德国人的深层文化意识,以及深层文化意识的表现与成因。
5、了解德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耳曼到德意志——特珠混合的民族(学时)
第一节 日耳曼到德意志——特珠混合的民族(学时)
掌握的国的发展历史,怎样从日耳曼发展成德意志,以及的一直发展现状和名称含义。
第二节 德国文化的多元性(学时)
第二节 德国文化的多元性(学时)
了解什么是德国文化以及其发展历史,明白德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表现形式和成因。
第三节 “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学时)
第三节 “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学时)
明白什么是中部之国,以及中部之国的文化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和表现内容。
第四节 德国人的深层文化意识(学时)
第四节 德国人的深层文化意识(学时)
掌握什么是德国人的深层文化意识,以及其深层意识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成因。
第五节 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第五节 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掌握的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及其与其文化的联系。
第五章 法国文化的特性
教学要点:
1、了解法国人的构成,以及法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2、了解法国人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特点的成因和具体表现。
3、了解法国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特点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学时)
了解什么是法国文化以及法国文化的演变历史过程。
第二节 法国文化的特点(学时)
第二节 法国文化的特点(学时)
了解法国文化的特点,包括法语特点、个人价值观念的特点、文化多样性以及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特点等等。
第三节 法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第三节 法国人的性格特点(学时)
了解法国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成因以及和法国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 日本文化的特性
教学要点:
1、了解日本人的构成,以及什么是日本文化及其日本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2、了解日本人的宗教意识以及形成的原因,并且掌握日本人的深层文化意识的特点以及文化特点的成因和具体表现。
3、了解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特点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掌握日本的花道和茶道。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历史概况(学时)
掌握日本人的发展历史,了解日本文化的构成以及特色,明白什么是日本文化。
第二节 日本人的宗教意识(学时)
第二节 日本人的宗教意识(学时)
掌握日本人的宗教意识,什么是宗教意识,以及日本人形成宗教仪式的成因。
第三节 日本人的深层文化意识(学时)
第三节 日本人的深层文化意识(学时)
明白并且掌握日本人的深层文化意识,以及什么是深层文化意识及其表现形式与成因。
第四节 花道与茶道——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学时)
第四节 花道与茶道——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学时)
了解日本人对美的追求是什么,掌握什么是花道和茶道。
第七章 语言与文化
教学要点:
1、掌握什么是语言、言语、语言交际、文化的概念。
2、掌握语言交际的特征,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3、掌握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的特性。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的基本概念(学时)
掌握什么是语言、言语,以及语言的构成及其符号的五大特点、社会职能和发展特点。
第二节 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征(学时)
第二节 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征(学时)
掌握什么事语言交际、语言交际的多样化即语言变异内容;掌握语言交际模式几种图形,了解什么是思维和语境。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时)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时)
掌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词汇与文化关系,什么是文化差异。
第四节 英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第四节 英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了解英语当中的禁忌语、隐私概念、委婉语、称呼与称谓、致谢语与答谢语、招呼语与问候语、词语与句子特点。
第五节 德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第五节 德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了解的国人的称呼与称谓、招呼和道别、道谢表达。
第六节 法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第六节 法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了解法语礼貌用语、告辞用语、表示友好、称谓、道歉与致谢词语搭配、文化特征。
第七节 日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第七节 日语的文化特性(学时)
了解日语中的寒暄语、礼貌用语称呼与称谓、拒绝语、语法与词语文化内涵。
第八章 非语言交际
教学要点:
1、了解什么是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的概念。
2、了解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功能。
3、了解不同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文化以及对比。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非语言交际的内容(学时)
了解什么是非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内容,了解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之间关系。
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学时)
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学时)
了解得语言交际的5大特点。
第三节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学时)
第三节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学时)
了解非语言交际的一般功能与社会功能。
第四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学时)
第四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对比(学时)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手势语、体距和体触行为之间的对比。
第五节 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时)
第五节 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时)
了解笔者对非语言交际培养的几点看法
。
第九章 文化冲击
第九章 文化冲击
教学要点:
1、了解掌握文化冲击、异文化的概念。
2、掌握文化冲击发生后心理产生的障碍以及反应,掌握文化冲击的心理学模式。
3、掌握人们对待文化冲击的克服,以及什么是异文化。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冲击的定义(学时)
第一节 文化冲击的定义(学时)
掌握什么是文化冲击。
第二节 文化冲击的发生与反应(学时)
第二节 文化冲击的发生与反应(学时)
掌握对待文化冲击的反应,以及产生的心理障碍,了解以文化冲击心理学模式。
第三节 文化冲击的克服与异文化适应(学时)
第三节 文化冲击的克服与异文化适应(学时)
掌握什么是异文化,以及异文化适应曲线,怎样克服文化冲击。
第十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要点:
1、掌握交际能力、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2、掌握一些语言、语言交际的模式图。
3、掌握怎样联系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际能力(学时)
第一节 交际能力(学时)
掌握什么是交际能力,掌握一些语言、语言交际能力、交际流程图。
第二节 文化能力(学时)
第二节 文化能力(学时)
了解什么是文化能力,以及文化能力的范畴。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时)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时)
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内容。
第四节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时)
第四节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时)
怎样培养21世纪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与外语结合。
三、参考书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念培、孙正达,《英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3、王正平,《世界史大事编绘》,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何自然,《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